在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期间,由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主办的5G-A与AI产业深度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。本次论坛以“解锁5G-A新价值,共享移动AI时代红利”为主题,邀请产业组织、运营商、设备商、行业应用伙伴等产学研各界专家,5G-A与AI相互融合促进,重构产业价值链,全面释放商业价值等话题进行充分研讨。论坛上,主办方代表携手产业的各方代表倡议5G-A与AI产业融合推进,共享移动AI时代红利。
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、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
携手产业链上下游推进5G-A与AI产业融合发展
参会领导和参会嘉宾围绕标准推进、技术创新、应用落地、产业合作等方面建言献策,力求推进5G-A与AI产业加速融合,进一步激活数字经济,引领我国移动通信和AI产业发展。
通信和AI产业融合日益紧密,亟需体系化探索应用场景和用户体验标准
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秘书长南新生表示,AI的飞速发展与中国的5G-A网络基础将形成有机结合,成为支撑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。他提出,在两个产业的深度融合阶段,应该进一步聚焦于AI业务体验需求和5G-A关键核心能力匹配,以AI应用为牵引,持续构建上行能力为核心的网络能力,满足移动AI应用的行业化、场景化需求;以生态为翼,构建开放包容、互利共赢的全球移动AI产业生态;以标准为基,建立面向AI时代的移动AI业务体验感知标准和网络指标体系,推动构建涵盖实时性、智能性、可靠性在内的综合体验指标iMOS,明确从用户体验到网络指标的模型,让用户真正畅享5G-A与AI融合带来的优质智能网络服务。
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首席专家续合元指出,5G-A网络持续演进,并与AI“双向奔赴”,形成了产业融合的新方向。在加速融合的过程中,持续加强技术创新,依托5G-A网络构建“云-边-端”协同架构,推动智能体通信网络的网络架构、关键技术研究,为AI的融合应用提供技术支撑;聚焦重点行业领域,构建融合5G-A网络的AI应用数据集,逐步实现应用落地;探索5G-A与AI融合的生态体系,共同筑成基于5G-A等移动通信网络的合作的“实验室+现场”验证环境,加速通用智能方案向行业定制方案发展。
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员、具身机器人中心副主任刘航欣在主旨演讲中介绍,当前以具身智能为代表的前沿AI应用已经通过多模态的信息感知和本体能力持续加强,从实验室阶段迈入了真实场景应用阶段,并从人类无法进入的小众场景向日常应用逐步泛化。他指出,当前具身智能体的大部分决策仍需在人工参与下完成。5G-A的上行能力将很好的保障具身智能的多模态实时交互,将基于视觉、触觉等场景级别的多模态输入全量上传到云端“大脑”,届时才能真正实现AI智能应用和决策。他表示具身机器人成为5G-A时代的典型应用代表,并呼吁产业链各方共同深化端云协同业务架构,联合探索并落地具身机器人在场景化应用中的网络保障方案。
运营商全力推进5G-A关键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,丰富应用部署,加速商业落地
中国移动(600941)研究院副院长丁海煜在发言中表示,AI已经全方位地融入到5G-A的端、网、业各个领域。中国移动发起的5G-A×AI的融合发展项目正在通过AI for Network和Network for AI双向赋能推进业务的发展。在5G-A网络上,逐步形成通感算智融合的架构,不仅能够实现网络吞吐量10%的提高和终端的米级定位精度,更是通过智能网络资源编排,面向差异化的业务和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保障,并且能够将网络运维效率从“天”级降低到“小时”级。而在业务赋能方面,通过5G-A实现“云-边-端”协同业务架构和数据汇聚,让手机助手实现无感交互,使能具身机器人的“云端大脑”,助力L4自动驾驶的快速落地。
中国电信(601728)共建共享工作组技术演进处处长王建斌谈到,面对AI时代对通信网络性能与韧性的更高要求,中国电信以5G-A网络能力升级计划为战略支点,正式开启通信新纪元,为未来创新发展的壮阔蓝图筑牢根基。中国电信依托共建共享频谱大带宽、大上行的核心优势,以技术创新为突破路径,推动速率持续升级。通过载波聚合技术实现网络能力倍增,精准满足网红全景直播、AI高清质检及未来AI多模态应用等场景的上下行大带宽需求。目前,5G-A载波聚合已在超300城市实现战略部署,构建起覆盖广泛的速率提升网络。中国电信通过5G-A和AI技术,在智慧文旅、智慧交通、大型赛事、海岛经济、景区管理及老年护理等领域实现了数字化升级和创新。这些实践充分体现了5G-A和AI技术的巨大潜力,为智慧城市和千行百业注入了新动能。
行稳致远,构筑AoNR全能超宽管道,全面迈向Agent-Verse社会
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副总裁、首席营销官赵东在发言中指出移动AI从量变走向智变,AI Agent带入每一个移动智能终端、交通工具、具身智能,带来生产工具、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巨大变革,让智能化服务无处不在,全面迈向万智互联的Agent-Verse。为此产业需具备三大关键要素:AoNR全能超宽网络,保障模态级数据精准传输至云端算力平台,高效助力AI训练推理,带来更好的AI应用体验;多智终端互联,满足多AI Agent之间的场景融合和无缝流转,使能多样化智能交互;千行万业都需要场景化的专用推理模型,打开更广阔的商业空间。全产业共同定义AoNR体验标准,携手共创Agent-Verse社会。
5G-A解锁“云-边-端”协同架构,重塑智能应用范式
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G应用创新中心副主任杜加懂做出专题报告并指出:网联化成为推动具身智能快速落地的核心路径,通过云端大脑实现模型迭代、轻量化本体降低部署成本、协同化机制提升效率。5G-A需在架构、协议、通感控融合等方面演进,支持分布式组网、动态能力协同与智能会话管理,实现“终端轻量化、网络协同化、服务智能化”的双向赋能。具身智能与网联技术深度融合,通过本体运控与云端智能实现智能网络分层实现规模化测试与部署,推动具身机器人的技术引领与优势产业的快速落地。
乐聚智能(深圳)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柯真东表示,具身智能将成为未来人类社会的硅基生产力。从技术上,5G-A使能云边端网络架构,实现大模型与本体之间的算力卸载和本体的高可靠控制指令传输,能够有效减轻具身机器人的硬件负担和成本,提升运算性能和续航,从而实现场景泛化过程中的快速迭代更新、规模部署和多机协同。目前,具身智能正在加速走进千行百业,不仅可以代替人类进入危险场景进行作业,也可以在工业等制造行业与自动化设备形成互补,从自动化向智能化生产升级。未来也将持续在家庭和康养等探索更大产业空间。
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COO陈雪松阐述,随着5G-A实现带宽与时延的跃升,大模型在端侧落地能力显著增强,推动AI从“辅助工具”迈向“自主生产力”。在实际应用中,AI已可实现跨设备协同——手机端发起任务,智能体自动调度电脑与云端资源,完成会议纪要生成、多会议并行处理等复杂流程。真正规模化落地需打通信创适配、多模态感知与网络协同,构建“硬件-数据-生态”全链条融合。未来,AI将依托5G-A实现无处不在的智能连接,推动通信与AI深度融合,迈向“AI让通信无所不能”的新阶段。
与会嘉宾一致提出,要从场景、技术、标准、应用等多维度推进5G-A与AI产业深度融合发展,为产业数字化快速发展注入新动能配资评测论坛,构筑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新范式。产业界将共同携手,解锁5G-A新价值,共享移动AI时代红利。
股票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